閩江學院經管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五進”推動黨員踐行初心使命
2021-07-14 14:39? ?來源:福州省委教育工委 責任編輯:夏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為福建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閩江學院經管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以項目化管理推進黨建創新發展,打造“菜單式”黨員教育管理平臺,實施黨員志愿服務“燈塔行動”,組織支部黨員開展“進課堂、進公寓、進社團、進社區、進鄉村”的“五進”行動,引導廣大黨員在志愿活動中身份亮出來、形象樹起來、標桿立起來。 支部設立燈塔黨員志愿服務站,通過項目化管理平臺,依托“五進”行動,以“學習幫扶、公益服務、理論宣講、創新實踐”四大門類構建菜單式自選服務新模式。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及特長自主申報。近年來,支部共組織志愿服務活動752項,通過“經管燈塔黨員服務站”官微公眾號推送93篇黨員志愿服務信息,營造了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同時,結合組織生活會,每年度召開一次“燈塔行動”經驗分享會暨結項考核會,有效實現了黨支部工作由重發展程序向加強教育管理轉變,建立健全黨員在學風建設、服務師生、奉獻社會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長效機制。 進課堂,實現黨員幫扶精準化 支部組建理論宣講團,走進閩侯縣上街實驗學校開展以“青春心向黨,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志愿宣講服務活動,通過“大手牽小手”推動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同時,針對高等數學等掛科率高、英語四六級等難通過的情況,組建黨員“朋輩幫扶”隊伍,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根據幫扶對象的特點,制定專屬輔導方案。設置線上題庫及線下解答箱,方便學生隨需隨取,讓成果惠及更多人,并定期在微信公眾號“幫扶促學”專欄推出,助力學生深層次消化課堂內容,拓展知識面,解決學生學習實際問題。 進公寓,實現學生服務高效化 支部著力推動黨建工作進學生公寓,在黨員服務站設立“紅旗書架”“幫扶促學答疑箱”“解憂樹洞”“優秀燈塔黨員風采展”等便民設施,每月安排值班黨員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在學生宿舍宣傳欄和樓道墻開展黨建文化長廊建設,組織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基本理論知識專題學習。定期開展黨員義務勞動日、宿舍安全隱患大排查等活動,做到示范寢室有黨員、有困難任務有黨員、突發事件處理有黨員。黨支部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社區遵規守紀、內務衛生、公民道德、樓棟管理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監測,作為入黨積極分子考察、預備黨員接收、轉正和黨員民主評議的重要參考依據。 進社團,實現社團活動優質化 支部深入開展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社團“微黨課”為平臺,推進黨建工作進社團。堅持黨建帶團建,選派優秀黨員教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在一些較為成熟的學生社團中,成立臨時黨小組,學生黨員擔任小組長,通過社團“微黨課”向社團成員分享學習心得和工作體會,開展垃圾分類、厲行節約主題教育、紅色經典讀書研討等活動。在微信公眾號開辟“小燈聽你說”和“小燈微黨課”專欄,上傳相關視頻及電子視聽作品,旨在通過強化理論武裝,用新思想指導實踐,推動社團工作和諧發展。 進社區,實現公益活動常態化 為滿足社區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圍繞社區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支部黨員利用雷鋒月、重陽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常態化、有針對性地開展關心青少年、關愛孤寡老人以及文明創建等公益活動,真正做到入鄰里、問需求、講政策、化矛盾、促和諧,將黨員志愿服務延伸到社區建設的每個角落。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支部20多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分別扮演著“信息員”“安全員”“快遞員”“宣講員”等多種角色,配合所在社區、街道開展信息登記、體溫測量、車輛檢查與巡邏、防疫知識普及等工作,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進鄉村,實現理論宣講普及化 支部黨員將理論宣講團細化為若干個臨時黨小組,結合黨員進鄉村開展專業調研和扶貧支教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給農村群眾普及新思想,引導他們學懂弄通做實新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助力鄉村振興。組建扶貧特別行動小組赴建寧縣、永春縣、古田縣等地區開展“三下鄉”精準扶貧活動,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和旅游扶貧項目。 目前正值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經管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將繼續以黨建“燈塔”為航標,面向每位黨員啟動“四個一”活動,即“學好一段歷史、奉獻一份愛心、幫扶一名學生、辦成一件實事”,用實際行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