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教育 > 學校思政 > 黨建巡禮 > 正文

三明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四大課堂”構建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

2021-07-14 14:58? ?來源: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責任編輯:夏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如何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揮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作為全國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三明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實際,在“行走課堂”“專業課堂”“線上課堂”“實踐課堂”上深入思考,積極探索以“四大課堂”構建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

打造“行走課堂”,紅色引領有成效

支部堅持將紅色文化育人納入黨員日常管理教育的工作之中,為學生黨員提供生動的紅色教材和深刻的“行走課堂”體驗。2021年3月,支部黨員赴嘉興南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主題實踐中深刻理解和把握“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近年來,支部多次帶領學生黨員走進三明建寧、清流、寧化、福建古田、江西瑞金等老區、蘇區開展紅色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構建“視”(參觀革命遺址、博物館)、“聽”(聽老兵講革命故事)、“唱”(唱紅色歌曲)、“讀”(讀紅色經典)、“走”(重走長征路)、“做”(開展志愿服務)的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通過“六個一”活動引導學生黨員銘記歷史、追憶先賢、緬懷先烈,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濃厚情感。支部通過構建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不斷增強紅色文化育人的針對性和親和力,逐步形成一套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和工作案例,“重溫古田會議精神,創新思政課程”“傳承革命精神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大學生慰問革命老兵 聆聽紅色故事”等多項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校外眾多媒體的關注,先后在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福建教育電視臺、三明日報、東南網等媒體報道。

支部多次社會實踐得到校外媒體報道

打造“專業課堂”,創先爭優展風采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支部積極打造“專業課堂”,鼓勵支部黨員秉承曾參與金磚(廈門)會議服務的“精益求精、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優秀作風,在思想教育、專業學習、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就業創業等方面創先爭優,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支部黨員的作品《壹號農場——新一代農村養豬模式革新者》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銅獎,在全省第六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中獲得金獎;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大學生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大賽、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大賽等國家級榮譽共21人次;獲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校級榮譽共百余人次。同時,支部積極打造靈活便捷、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平臺,推動學生黨員志愿服務規范化、專業化、多元化發展。積極開展宣傳垃圾分類、校友尋訪、冬季送溫暖和慰問退伍老兵等志愿服務達兩百余人次。疫情期間,支部黨員主動發起募捐活動,共向武漢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近萬元。

支部黨員獲獎

支部黨員參與基層疫情防控工作

打造“線上課堂”,紅色教育入人心

誦紅色經典,品百年黨史。支部積極打造“線上課堂”,用聲音和畫面詮釋黨史經典。支部通過“第二批全國高校黨建‘雙創’育人號平臺”開展《紅色勝跡·我為你代言》線上展示活動,詳細介紹了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彭德懷故居等53個黨史勝跡。支部黨員每日錄制《黨史小課堂》,讓更多同學在線上聆聽黨史故事,感受黨的百年風華。學習百年黨史,感悟真理力量,支部的育人號平臺通過開展朗誦《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黨史小課堂》等詮釋經典系列活動得到觀眾的喜愛和好評,育人號在全國高校思政網中的熱度榜長期位列前10名。以支部黨員為主演并制作的微電影《故都瑞金,讓紅色文化走進心中》《跨越時空,看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分別獲得第三屆和第四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三等獎和優秀獎;微電影《追尋“三色印記”基因 構建紅色立體育人模式》獲第四屆福建省高校大學生微電影二等獎。

支部熱度榜排名

支部育人號指數排名第三

打造“實踐課堂”,服務地方助成長

支部充分發揮地處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發祥地的優勢,挖掘“老區、蘇區、山區”地方文化,利用支部黨員的專業優勢積極打造“實踐課堂”,鼓勵支部黨員在實踐中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三明市是重點革命老區、中央蘇區和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全市12個縣(市、區)均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和“中央蘇區范圍”。支部黨員利用專業實訓和實習的機會“進遺址、進基地”,用自己的實際當好紅色故事的“主講人”,為游客講解那段波瀾壯闊的黨的歷史,講述革命先烈英勇抗敵、頑強斗爭的感人故事,讓更多的游客在觀紅色舊址、聽紅色故事、知紅色歷史、學紅色榜樣、傳紅色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支部黨員開展義務講解活動

同時,支部黨員積極投身到三明地區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和規劃中去,努力當好紅色資源“規劃人”。在服務地方項目中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將三明地區傳統村落保護和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相結合;將美麗鄉村建設和深挖紅色文化特色資源相結合;將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黨風廉政教育相結合。近三年,支部黨員通過實地考察、文本策劃、項目規劃等方式參與服務地方項目二十余項,其中2019年寧化縣巫坊紅軍墻繪這一紅色項目的落地完成,獲校外媒體的關注報道。支部黨員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建團隊積極助力將樂縣??诖鍎摻▏褹AA旅游景區,以實際行動演繹“兩山”理論,深刻詮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內涵。

支部黨員參與服務地方(景區規劃)項目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支部將進一步優化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在鞏固“四大課堂”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支部黨員深刻認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有機統一。支部將繼續按照“七個有力”要求,推動黨建工作與思政育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地處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發祥地的優勢,挖掘“老區蘇區”紅色文化,傳承學校百年致用文化,全力打造立體化紅色育人模式品牌,不斷增強支部黨員的創優爭先意識,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151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